今天刚到剧组,导演没安排苏泽的戏,先熟悉熟悉再说。打发诗诗小彤去安排酒店,苏泽安安静静站在角落,观察其他演员发挥。

    正好是舅舅跟姐姐的对手戏,也是第一次近距离看肖央的演技,不得不说很难想象一个美术系半路出家的竟然能演成这样!

    从《唐人街探桉》里做着侦探梦的马仔警察,到《情圣》里遭遇中年危机的肖瀚,刚开始没人意识到肖央演得好,只觉得这些喜剧角色和他相辅相成,只不过好玩的人匹配到讨喜的角色而已。

    直到误杀出现,让观众真正意识到什么叫做被低估的演技派。

    一位野生的、天然的、甚至天才的好演员!

    尤其主角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女儿出事前的他,就是一个在外打拼普普通通的中年男人。

    但在出事以后,彷佛一夜之间打通任督二脉,被踩到底线的他激发出无限潜力,彻底碾压全场。

    那份正义感和同情心仍然在,但已经在父爱的激发下变得无所畏惧,甚至可以用从电影里学来的刑侦手段和警方斗智斗勇。

    肖央演得实在太好,后半段所有行为、语言、动作,平静中都透着一股义无反顾的狠劲。

    拥抱女儿告诉她“没人会坐牢”的坚定。

    沉车归来示范“没见过他”的若无其事。

    模拟警察问询时的严厉代入。

    被围殴时的不后悔不屈服……

    影帝之资!

    看着镜头里依然吊儿郎当的舅舅,苏泽不由哑然失笑,这种角色彷佛就是为肖央量身打造的。

    曾经网上看过一句话:一看到肖央,就感觉像看到现实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自己。

    其实对于演员来说,长时间饰演同样类型角色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容易在创作时陷入局限性,观众也会不自觉将演员和这一类角色焊死。

    通常的结果是:戏路收窄,表演符号化,初始印象被固化,严重的甚至会给观众极强的先入为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