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所以我希望他能去金城。之前他在云中就做得不错,只不过比起云中的鲜卑人、匈奴人和乌丸人,金城的羌人和杂胡对我们更加敏感。而他的老部下注定不会太多。”

    “可那注定是数万人的部队。而且他们的背景让他们有着相当的排外情绪。需要慎重考虑。”

    “管亥,还有廖淳,哦对了。还有那个叫做苏凡的男人,都有着相似的背景不是。尤其是管亥,当初的身份也仅仅只是比张牛角低一级而已,个人能力也很优秀,如果仅仅是领兵作战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反正他也对管理行政事务并没有什么兴趣。”

    “既然主公想得如此清楚,那么还请主公多开导开导他比较好,我担心……”

    “我和他之间的交流也不多,彼此间还有些尴尬的事情,其实有个人比我更合适不是么?”

    “也对。”

    说着,贾诩跟李书实的视线都投向了另一个不算太起眼的角落里正在默默对饮的两个人。

    张燕和杜畿。

    这两个人是一对麻烦,巨大麻烦。

    却也同样是卢植最后留给自己的最为宝贵的财富。

    所以想一想都让人觉得无比的头疼啊。

    张燕虽然和李书实一样都是经过黄巾军洗礼走出来的具有强烈黄巾军背景的人物,但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却并不多,大多数时候都是天各一方各管各摊,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个人的过节远比两个人之间的交流要多。

    想当初在常山赵家村时,李书实便领着当时还是一群不良团的并州军骨干们将来犯的游侠儿痛扁一番,而那群被扁的不成人形的游侠儿们的首领,便是那时候还叫做褚燕的张燕。等到张角病逝黄巾军主力被剿灭后,张燕还曾想煽动西河的前黄巾军士兵们叛乱,哪怕没能成功却也依然带着一些人企图逃离西河,可惜却因为李书实反应迅速而被人好一番截杀。

    虽说这些都算不上什么刻骨铭心的仇恨,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有些疙瘩和隔阂的。

    至于杜畿,之前面对李书实稍显迟钝的邀请视而不见,执意跟随卢植前往长安。后来卢植遭遇不测扶灵而归,李书实再一次发出邀请,又被对方以打算为亦师亦友的卢植守灵为理由拒绝。连续两次都拒绝了李书实的邀请,李书实再一次领教了汉代名士们的习惯和风采。

    好在这一次随着并州军入主关中,杜畿没有再一次拒绝李书实邀请其来长安的建议,虽然并不代表他便会出仕,但态度上无疑松动了很多,根据贾诩给出的信息,这位并没有多少出身背景的人物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从各种渠道了解并州军,似乎在做着什么准备。

    当然,对于这样的结果李书实有的时候总是会不无恶意的猜想:这位杜畿童鞋之所以还是来到了自己这里估计应该是在涿县的这一年被各路牛鬼蛇神给烦透了。

    怎么说经过上郡的多年历练,杜畿也算得上是有名的良吏,而且又是卢植的门生故吏,再加上两次拒绝李书实以及辞官跟随卢植并为其守灵的孝举更是为其自身加分甚多,这样极为符合汉代行为准则的人才自然是受到了各方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