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那部由中国电影掌舵人执导的《建x大业》,若是一个电影人无法在其中演上那么一个哪怕是跑龙套的小角色,你都不好意思跟人说你在电影界能算得上一个大大小小的腕。

    可是,偏偏在无法参与到这场“旷世大战”(公孙瓒语)的势力中,除了上述提到的凉州和益州外,其实还有一个州似乎同样距离战争越来越遥远。

    这边是公孙瓒所在的幽州!

    好吧,这么说多少有些牵强,毕竟比起同样绝对是在战争中打酱油的扬州各方势力,至少幽州与这场战争的关系要紧密的多,毕竟青州境内虽然袁谭已经逐步扳回了之前袁绍方在这里所面临的比例局面,但却也并非意味着公孙瓒的力量被赶出那里,甚至稍稍夸张地说,作为公孙瓒部将的青州刺史(自称)田楷还能略占上风。

    同样另一方在幽州往往不被人所注意的势力在青州同样有着相当的影响力——辽东的公孙度在海的对面也就是东莱郡西北部地区,今天的蓬莱市一带建立了从属于其的割据政权,被公孙度命名为“营州”,主官是官封营州刺史的柳毅。

    顺便一说,这位所谓的营州刺史之所以能够当上这一职位的主要原因是在与其作为公孙度的心腹曾经参与过公孙度称王的讨论,只是多少还是有些畏惧来自中央的力量,以及同样畏惧中央力量的周边异族,公孙度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当然,既然想要做出一番事业自然是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想要做辽东王的公孙度虽然被中原诸侯所无视。但人家也是对外东伐高句丽,西击乌丸,北征扶余,开疆拓土;对内招贤纳士,开馆设学,组织从关外的流民进行土地开垦,不但稳固了大汉对辽东的统治,延缓了东汉后期东北各异族对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渗透蚕食,同样也为战乱中的大汉提供了一片难得的安宁之地,为汉文化的保留和向外传播立下了功劳。

    似乎有些扯远了。拉回来拉回来。

    虽然青州境内的局势处处透着幽州的影子。但作为幽州境内战斗力最强的军阀,公孙瓒竟然不能亲身参与到这场大战之中,而且还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死对头袁绍从容南下,倒也难怪他会对自己身边那位处处给他念紧箍咒的刘虞倍感愤恨。

    可他除了发火之外还能做别的么?

    要说论打仗一百个刘虞估计都不是一个公孙瓒的对手。不论是单挑还是群殴。可若是论作为政治家最为擅长的推拿太极手。这个比例可以正好对调。

    尤其刘虞这个幽州牧名义上还是公孙瓒这个右北平太守的上司,对他的命令阴奉阳违已经落到了道德的低地之中,若是公然抗命。就算以公孙瓒如今的威望,私底下进行的接触也显示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一个两败俱伤——刘虞自然是死得不能再死,而公孙瓒也绝对会失去幽州境内至少半数地方太守和世家豪强的支持。

    只不过,在刘虞越来越明显的对立态度面前,公孙瓒似乎也只有华山一条路可行了吧。

    至少以公孙瓒的智商,他还没有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而且,还有一股力量同样是让他忌惮着没有对刘虞出手的原因。

    那就是驻扎在上谷郡宁县的乌丸校尉所部。

    其实继承了公綦稠乌丸校尉一职的邢举在公孙瓒的眼中实在不是什么合格的将领,原本在公綦稠麾下战斗力还算不错的乌丸校尉所部到了邢举的手上已经败坏的差不多了。这位继任者可以说是一名典型的酒囊饭袋——对边塞的胡汉商人各种吃拿卡要,甚至某些时候还带着自己的部队扫荡一些弱小的乌丸部落又或者是汉人的聚落,然后将抓来的人以不同的价格贩卖给那些边境的世家豪强又或者是大部落。

    虽然这样的举动背后多少有着那些获利者的影子,甚至可以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但作为直接的动手者,邢举依然承受着最多也是最大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