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已经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然而余氏呢?
当皇帝明着告诉她,如果想要干政的话,非但不介意,而且很鼓励她便小心而大胆地策划了那个方案,呈给皇帝。果然事成,而且成得漂亮,她得到的回报便很丰厚,父亲成为了府尹,不再是个无足轻重的文人了。在漫长的将来,如果用得到,赵家就能够为她提供她想要的支持。
她的心愿是权势,余氏的心愿是得宠。可怜余氏并没有成为宠妃,还被褫夺了位分,陪太后念经去了……
“谁都不喜欢言而无信。”李纯毫无波澜地淡淡道:“不过你不要太担心,这未必不是她的机会。”
从建章宫出来后,宝音开始准备出席国宴的衣饰迎亲的喜宴就设在今晚。
她心里不在乎什么昭王、什么和亲,在意的却是余三娘。她自幼受到的教育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以及人无信不立之类,明明答应了她,最后却弄成这样。
再则……
并不是没有私心,余三娘若能在后宫闯出一番地位,也是自己的助力。
想了半晌,她将发髻上一支红宝石步摇“啪”地扣在镜台上,问左右道:“太后娘娘准备何日启程?”
橘子不愧是个擅长揣摩别人心思的,缓缓答道:“太后娘娘身子不适,定了三日后才动身,不过庶人余氏已经跟随服侍的宫人们一同离宫了,说是要先去拾掇武夷行宫。”说完抬头小心看一眼主子,复又道:“余娘子走得急,不过一切周全,并没有短了什么。”
宝音仍旧十分不快,道:“这么快就走了,怎么也不来支会我一声!”自己想了一想又莫名点头:“这样也好,若她真来见我,那就是遇上棘手的事儿了要求人。如此自己走了,反倒是没什么可让人担心了。”
余三娘被贬斥的旨意下后,她以为皇上是做个样子给朝臣们看,便处置了一个小人物。她还想去求求皇上,毕竟是举手之劳……后来过了几日,她又想通一些事儿,便不敢去求情了。
余三娘面上是昭王党羽,实则是皇上给太后下的药。昭王死后,皇上将被贬的余氏送去太后身边当奴仆,这……
对于余三娘来说,若是做得好了,她就是皇上的耳目,时时掌控太后动向。她有这样的大功劳,日后只要她想,随时都能给皇上上书要求为家人翻案。更巧的是那案子是结党案,结的什么党?说是被一个尚书大人牵连了,其实那人是昭王心腹!余氏能把皇上吩咐的事办好,皇上怎可能会继续认为她是逆党的后人呢。
然而这实则是很危险的,太后虽年纪大了,毕竟是先皇正室,大风浪见地多了,安能不怀疑她?一个不好,她就真得壮烈牺牲了。
不论怎样,经历了昭王之死后的皇室,局势已然大变。张太后所代表的“后党”彻底失势,一些官员遭到贬斥后,顶替他们的多半是近年新秀,或是皇后母族王氏的子弟。在如今朝中热议的“海禁”问题上,这些人悉数支持皇帝,倒成了一股忠君之势。
李纯借着扫除逆党的由头,扶持了不少人。
翌日傍晚,宝林列席邦交国宴。
当皇帝明着告诉她,如果想要干政的话,非但不介意,而且很鼓励她便小心而大胆地策划了那个方案,呈给皇帝。果然事成,而且成得漂亮,她得到的回报便很丰厚,父亲成为了府尹,不再是个无足轻重的文人了。在漫长的将来,如果用得到,赵家就能够为她提供她想要的支持。
她的心愿是权势,余氏的心愿是得宠。可怜余氏并没有成为宠妃,还被褫夺了位分,陪太后念经去了……
“谁都不喜欢言而无信。”李纯毫无波澜地淡淡道:“不过你不要太担心,这未必不是她的机会。”
从建章宫出来后,宝音开始准备出席国宴的衣饰迎亲的喜宴就设在今晚。
她心里不在乎什么昭王、什么和亲,在意的却是余三娘。她自幼受到的教育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以及人无信不立之类,明明答应了她,最后却弄成这样。
再则……
并不是没有私心,余三娘若能在后宫闯出一番地位,也是自己的助力。
想了半晌,她将发髻上一支红宝石步摇“啪”地扣在镜台上,问左右道:“太后娘娘准备何日启程?”
橘子不愧是个擅长揣摩别人心思的,缓缓答道:“太后娘娘身子不适,定了三日后才动身,不过庶人余氏已经跟随服侍的宫人们一同离宫了,说是要先去拾掇武夷行宫。”说完抬头小心看一眼主子,复又道:“余娘子走得急,不过一切周全,并没有短了什么。”
宝音仍旧十分不快,道:“这么快就走了,怎么也不来支会我一声!”自己想了一想又莫名点头:“这样也好,若她真来见我,那就是遇上棘手的事儿了要求人。如此自己走了,反倒是没什么可让人担心了。”
余三娘被贬斥的旨意下后,她以为皇上是做个样子给朝臣们看,便处置了一个小人物。她还想去求求皇上,毕竟是举手之劳……后来过了几日,她又想通一些事儿,便不敢去求情了。
余三娘面上是昭王党羽,实则是皇上给太后下的药。昭王死后,皇上将被贬的余氏送去太后身边当奴仆,这……
对于余三娘来说,若是做得好了,她就是皇上的耳目,时时掌控太后动向。她有这样的大功劳,日后只要她想,随时都能给皇上上书要求为家人翻案。更巧的是那案子是结党案,结的什么党?说是被一个尚书大人牵连了,其实那人是昭王心腹!余氏能把皇上吩咐的事办好,皇上怎可能会继续认为她是逆党的后人呢。
然而这实则是很危险的,太后虽年纪大了,毕竟是先皇正室,大风浪见地多了,安能不怀疑她?一个不好,她就真得壮烈牺牲了。
不论怎样,经历了昭王之死后的皇室,局势已然大变。张太后所代表的“后党”彻底失势,一些官员遭到贬斥后,顶替他们的多半是近年新秀,或是皇后母族王氏的子弟。在如今朝中热议的“海禁”问题上,这些人悉数支持皇帝,倒成了一股忠君之势。
李纯借着扫除逆党的由头,扶持了不少人。
翌日傍晚,宝林列席邦交国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