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疑点便是迷香。”

    凶徒使用的迷香经查证后,发现便是常见的曼陀罗迷香。

    “迷香有何古怪之处?”

    “不,是凶徒的手法有异。”文无叙道。

    既然在行凶之前,懂得用迷香迷倒了世子爷带来的一干护卫,并将房前守夜的侍卫也迷晕了,便是说,凶徒清楚世子爷一家此行到毗卢庵来带的人手,且是有备而来的。

    “既然如此,为何单单迷倒了护卫呢?”文无叙发问,“房外的侍卫亦被放倒的话,咫尺之隔,为了便于下手,凶徒亦可以用迷香迷倒了房内的五个人后才动手,那样,既不怕闹出动静被人发现,亦不会发生行凶目标之一的世子爷抵抗后奔往后山差点逃脱的风险。”

    关亦笙脸色凝重。

    关月聆想了想,确实如此。

    在能用迷香迷倒所有人后再犯案的前提下,凶徒竟然没有放倒作为目标的世子一家三口,这行为确实透着古怪。

    “第二个疑点,便是房外的侍卫是如何中迷香的?”

    宿于房内的护卫中迷香很容易猜测,禅房是封闭空间,只要趁他们休憩时,燃起迷香,便能在不知不觉中让护卫中招,而门口的侍卫,却是立于禅房门口,处于戒备状态,凶徒是如何能用同样的迷香将两名武艺高强地侍卫迷倒的呢?

    “若是有对世子一家怀有歹意的人,那在接近禅房时,侍卫便该警觉,亦不会轻易被迷香放倒,然而凶徒能够得逞,那便是说,这凶徒,该是侍卫,亦是世子爷甚至是世子爷一家熟悉的人。”文无叙道,“如此,那两名侍卫因为信任来人,才会放下戒心,而凶徒便借此靠近侍卫,在他们通报世子爷之前,近距离将两位门外的侍卫迷倒。”文无叙分析。

    “第三个疑点,便是那位刘二郎君。”

    为何偏偏在凶案发生的第二日,刘暮清便不见人影了?

    他是真凶?若他为真凶,是单独犯案?亦或是另有帮凶?

    还是说,凶徒行凶时,刘暮清因意外撞见了现场,怕被灭口,逃了,或是亦已经被凶徒所杀害?无论哪一点,找到刘暮清是势在必行。

    “我已经让主持大师发动庵内的僧侣们查找刘二郎的行踪了。”关亦笙道,“姜司直亦在对寺内僧人盘问有发现昨夜禅房异常者,并留意可疑僧人。”

    文无叙与关亦笙正议论着案情,门外有僧人轻扣门扉:“少卿大人,御史大人,宫中派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