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郎,你认识那位郎君?”

    “那位娘子是谁?”

    跟吴灏一起出行的几位同砚围了上来,纷纷询问。

    “你们不知道么?那位娘子便是关四娘啊!”吴灏神气道。

    “哟,是你话本子里的关四娘啊!还真美得……”这位同砚的话还未说完,吴灏便使劲揪着他到一边竖起中指嘘嘘起来,看看前面的人有无听入耳中,羞恼,低声警告,“不是说了,不许将我便是执笔人一事说出来的么?”

    “对对,我一时失言了。”

    “可得给我保密了啊,不然,等吴三娘闺杀案为原型的话本出来,我便不与你看了。”吴灏神气。

    “这案子,你当真知晓内情?”

    “那是当然,吴三娘便是我三堂姐啊,如今我还就住在吴府,等我问清楚了案情曲折,马上落墨。”

    “那成。”

    吴灏松了口气,再看前头关氏兄妹快没影儿了,赶紧跟了上去。

    吴灏原本家贫,租不起京中房子,这才暂住在毗卢寺的,经历了威王府世子爷灭门一案,迫于生计,于是便将那毗卢寺一案编撰为话本放到书肆卖钱,恰京中人士对此案热衷,天时地利人和之下走俏,赚得钵满瓢满,吴灏以为自己开发了一条营生之技,凑巧发现自己是吴府远房,又得吴府邀入府内居住,刚好吴府发生了吴玉蝶被害一案凶犯临刑复审曲折,于是便打算再接再厉,继续编撰话本子赚钱营生。

    今夜见着了话本子的原型,怎不兴奋呢?

    过了柳桥,来到城中河道边,却见那岸边柳树上均张灯结彩,远远地甚至望得见数丈高的灯篙,在河边附身放河灯的人亦不少。

    弯弯曲曲的河流里,盏盏莲灯缓缓流动,照亮了整个河面。

    “关四娘子!”

    那关月聆尚在人群里找元氏姐妹的身影,便见元洛洛的贴身婢子娟儿走了过来,“我家女郎让我过来接您,请这边走。”

    跟着娟儿,关氏兄妹走到了上游处,却见元氏姐妹并非两人相伴,那元府的其他郎君娘子似也倾巢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