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聊着的时候。蒂娜菲接到了个电话,她短暂的离开露台,几分钟后就走了回来。

    “好消息……”蒂娜菲坐回自己的座位上,对杜克说道,“查尔斯罗文已经与派特金丝丽达成了一致,汤姆克鲁斯基本搞定。”

    杜克微微点头,加上已经搞定的查理兹塞隆,新项目的男女主角到齐了。

    “还有,”蒂娜菲继续说道,“华纳兄弟也从二十世纪福克斯手中拿到了你要的《疯狂的麦克斯》三部曲的续拍版权。”

    她有些不解。“你要这些b级片的版权做什么?”

    蒂娜菲以为杜克又想针对梅尔吉布森,毕竟最近圈内有消息在流传,梅尔吉布森可能从澳大利亚回归好莱坞,她的雇主在这方面可从来都不是大度的人。

    “没什么。”杜克摇了摇头。“只是以往万一。”

    他下一部要拍摄的影片,暂定名为《狂暴之路》,也就是《疯狂的麦克斯》三部曲的升级之作,这部影片仅仅借用了麦克斯的名字,内容与前三部实际上几乎没有关系。

    曾经的《疯狂的麦克斯》是一部1979年的澳大利亚反乌托邦动作片,由乔治米勒执导。改编自詹姆斯麦考斯兰的原创剧本,梅尔吉布森担任主演。在当年是最卖座的澳大利亚电影,并持有最赚钱电影的吉尼斯纪录长达数十年,绝对开拓了澳大利亚新浪潮电影的国际市场。1981年续集《疯狂的麦克斯2》上映,1985年,第三部《疯狂的麦克斯3》上映。时隔年后,乔治米勒重新拍摄了第四部《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

    那部《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曾经给杜克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两个小时一路**到底,豪不夸张的说,有几个场景已经达到了前无古人的神境界,如果非要说影片是什么风格的话,勉强可以说是赛车版特瑞吉列姆朋克版詹姆斯卡梅隆的结合体。除了令人膜拜的摄影、导演把控的故事节奏和分镜控制,这片子还充斥着蒸汽朋克、废土美学、末日未来、女权主义、油电混合动力、重型摇滚……这些元素。

    虽然他要用的是《狂暴之路》,但杜克不想与《疯狂的麦克斯》扯上太多关系,所以做了足够多的预防措施。

    不仅仅是从二十世纪福克斯手里拿到《疯狂的麦克斯》三部曲的续拍版权,他还找人去乔治米勒那边调查过一番,毕竟曾经的宣传炒作中,对方为这部影片准备了十多年之久,不过调查的结果显示,这也就是宣传炒作而已,乔治米勒根本没有考虑过再制作续集,前几年都在精心筹备和制作《快乐的大脚》,最近两年已经进入到了退休的状态。

    如果不是这样,杜克也不会选择这部作品。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个人风格极其强烈的影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与他的制作风格不太符合的近似邪典的类型。

    这样的风格杜克并不擅长,他打算对影片做出一系列的改动,在保留足够酷炫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一些非主流因素。

    而且影片在他手中宣扬的主题非常主流哪怕是社会和秩序崩坍的末日废土世界,也无法阻止人对于自由的渴望。

    这部影片中的世界遭遇了核灾难,环境也遭到永久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底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资源?除去自由外,杜克的剧本还将视角放在了尚未被污染的人类生命上影片中的五位妻子的存在以及她们所拥有的生育能力就是末日最珍贵的资源。

    就像曾经乔治米勒自己说的那样《狂暴之路》不是《疯狂的麦克斯4》,不是前面三部曲的续作,而是**的新篇章,这些电影不存在时间线上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