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嘀咕了一句,莎拉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又问道,“你有关于剧组的最新消息吗?”

    见出租车司机一副认真开车,完全没有听到她的话表情,莎拉只好又说道,“如果你有我感兴趣的消息……”

    她对着后视镜挑了挑眉头。

    司机心领意会,几句话间就与莎拉谈妥了价格,趁着汽车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迅速说出了几条很有价值的新闻。

    “据说为了拍摄,剧组为一棵树拼接了25万片假树叶;每天傍晚的时候,导演总是带着他的两个女助理在克朗街上散步,听说刚到的那个新助理,好像是什么亿万富豪的女儿……”

    拿出笔记本,将司机说出的话一一记录下来,莎拉也对此行充满了期待,其他记者很难见到杜克罗森伯格,她却在来之前就与公爵工作室约好了,想必能挖到一些独家新闻。

    作为嗅觉敏锐的娱乐记者,莎拉这几年已经注意到好莱坞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特别是消息反馈异常灵敏的网络上面,导演就像是巨星一样,渐渐有了自己的粉丝,有些甚至像狂热的追星族一般。

    詹姆斯卡梅隆和杜克罗森伯格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后者还开通了个人网站,谁也说不清楚那个网站在《黑客帝国》大卖中,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但有一点被业界所有人确定今年夏天大卖的《女巫布莱尔》实际上就是借鉴了《黑客帝国》的病毒式网络营销。

    这部制片成本只有10万美元,营销成本高达2500万美元的恐怖片能够大卖,被公认为是学习《黑客帝国》营销最大的胜利者。

    甚至,莎拉认为没有《黑客帝国》的网络营销启示,也不会有《女巫布莱尔》的大获成功。

    只是可惜了那两位导演……

    轻轻感慨了一句,作为跑娱乐的记者,莎拉非常清楚,那两位导演能从中获得的好处极为有限,利益分账方面少的可怜,这也很好理解,如果他们不把影片版权卖给狮门影业,狮门为什么要在这样一部影片上投入数以千万计的宣传营销费用?

    好莱坞各大公司从事的可不是慈善业!

    或许两位导演现在名声大震,但莎拉一点都不看好他们的前途,这部完全用营销手段和大额度营销费用堆砌起来的超级烂片,已经消耗了导演未来的信誉度,他们的新片天然就会被观众与《女巫布莱尔》的质量画上等号。

    虽然这两位导演被八卦媒体吹捧为杜克罗森伯格式的崛起,但莎拉确定,只要没有奇迹发生,他们未来不会有多少作为。

    出色的导演,有几个是依靠这种故弄玄虚的手段成名?依靠这种手段成名的导演,又有几个有未来可言?

    下了出租车,向着片场走去,莎拉还在思考这个问题,杜克的成名影片,质量是实打实的保障,即使现在回头去看,也是动作片中的经典,她所在的《洛杉矶时报》从12月初开始,就在盘点九十年代的各种类型的影片,从已经回收到的选票看,《生死时速》和《勇闯夺命岛》都入选了十大动作片的前五位,而《黑客帝国》更是以绝对优势领跑十大科幻片的榜单。

    甚至在他最不擅长的文艺剧情类中,《芝加哥》也挤进了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