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恩斯坦兄弟创建的这家著名公司,拥有700部影片的庞大片库,其中包括《低俗小说》和《英国病人》等名片。

    然而说来可悲,米拉麦克斯尽管是奥斯卡之夜“唯一的专业选手”。售价却不过3亿6300万美元,原因不难理解,米拉麦克斯的影片的确‘艺术价值’不凡。却卖不出授权产品,也无助于增加电影产业化的盈利。

    如今的好莱坞六大制片厂基本都是娱乐集团或者更大公司的一个部门,而且都不是营业额最高的部门,影视制作成本高昂,抵掉开销之后,影视产品的纯利润远不如衍生产品,但影视产品的拉动作用明显,可以保证与之相关的其他部门的营业额和高利润率。

    这就是好莱坞帝国的基业“内容为王”,拉动整条产业链。

    《复仇者联盟》尽管擒下惊人票房。但本质上仍是未来数年《复仇者联盟2、3……》、《钢铁侠3、4》、《美国队长2、3……》等等电影的昂贵预告片,更是华纳主题公园、玩具和授权产品诸如售价37.99美元的绿巨人**、11.99美元的美国队长啤酒杯的大型广告。

    在六月初。孩之宝余漫威公司续签了一份新的授权协议,新合同一直到2017年。孩之宝拥有钢铁侠、雷神、美国队长等1000多个角色的海外特许经营权,经营范围包括玩具、游戏等,孩之宝需支付的特许经营费为4亿美元,此外还需要支付一定额度的销售分成。

    对于杜克及漫威来说,这就是凭借“内容”所获得的“无本万利”。

    但漫威本身也不是没有问题存在。

    近年来源源不断为好莱坞多家制片厂提供内容和利润的漫威,其基本业务,也就是漫画反而有衰退的趋势,今年五月,没有一本漫画杂志能卖到10万册以上,这可是创了历史新低,漫画书在近几年的通货膨胀中没有涨价,漫威和d漫画就保持了2.99美元的价格。

    实际上,漫画业经历九十年代中期的寒冬季节之后,就明显走上了下坡路,这也是杜克收购漫威时没有遭遇强力竞争对手的重要原因。

    漫威的市场份额可以占到美国漫画业的四成左右,但整个产业的年销售额只有不到15亿美元,起码在杜克的整个产业中,直接的漫画业务并不怎么起眼。

    然而,杜克很清楚,漫威漫画真正的价值并不是漫画本身。

    如今的好莱坞整体状况并不是很好,曾被视为电影业拯救者的dvd,在2007年之后就急剧萎缩,在互联网兴起后,电视版权也迅速缩水,大公司必须在产业转型时期找到替代的利润点媒体们热衷于报道电影票房(因为相关信息很容易取得),却不怎么关注票房背后一系列的衍生。

    借助作为大股东和董事会成员的华纳兄弟和时代华纳庞大的平台,杜克无疑为漫威漫画打造出了一条完备的产业链。

    对于昔日的好莱坞来说,主流的“国民大片”是《宾虚》、《桂河大桥》、《雌雄大盗》、《虎豹小霸王》、《教父》以及《et外星人》等原创电影,拍续集或者三部曲就已经是极致,除了特殊的007系列外,一拍再拍者几乎都是b级恐怖片或喜剧片。

    但随着《星球大战》引领的“特许经营权”时代到来,娱乐业发现“高概念”商业电影只是一系列延伸产品收益的开始,而当好莱坞制片厂们纷纷被跨国的综合娱乐传媒集团纳入旗下、庞大的资本掌控了电影业之后,电影产品更多被纳入通盘规划,如何最大限度逐利变成最重要的问题。

    所以,《超人》《蝙蝠侠》《战警》《蜘蛛侠》等影片会层出不穷,甚至到泛滥的地步。

    杜克不仅仅是导演,还是个庞大资本集团的利益代言人,他的下一部电影自然还是超级英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