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天气渐好,虽然没有花开但也到了春暖时候,户外活动也渐渐多了起来。在翰林院大堂后的名胜柯亭中,又开始出现围坐煮茶、谈天说地的风雅身影。
这日又有十来个翰林弄了一包御赐茶叶,齐聚在柯亭中消遣。众君子的名衔从编修到学士不一而足,但依着词林中不论官衔只论前后的特殊学术风气,统称为翰林罢。
侍讲李东阳和编修方清之也在其中,其实方清之手头有点其他事情,没想来参与这次雅趣,但是他有话要与李东阳前辈说,便只好跟着过来了。关于自家儿子的婚事,无论如何也要给李东阳一个交待,这是最基本的礼节。
方清之坐在李东阳身边,几次欲言又止,不过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李东阳此人虽然仕途不大得志,但却是有名的之士,诗词作文出类拔萃,在这种雅集场合里很容易就成为话题中心,方清之想找与他单独谈话的时机不容易。
忽然间,远处有人呼了一声:“谢于乔来了!”便使得柯亭众人停了谈话,不约而同的转头望去。
谢于乔就是正五品詹事府左庶子、东宫讲官谢迁了,此人乃是成化十一年的状元,又深得礼部左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徐溥赏识,短短六年间,便从翰林院修撰升到了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还跳出了翰林院小天地,成为东宫讲官之一。
再加上本身年纪才三十四岁,谢大人堪称前途无量,是翰林坊局这个词臣圈子的著名政治明星。几乎将来注定要入内阁的。
目前在这个年龄段上,能与谢大人拼风头的只有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程敏政了。但仍比谢大人差了一筹。不过知道另一时空未来历史的方应物总觉得程敏政此人太喜感......
谢迁这样的人出现,当然引得柯亭众人关注。翰林虽然是清流里的清流,但清流不等于是不食人间烟火。
不知道是谁带了头,起身大步前往院首处,做出迎接姿态。于是便引得柯亭里众人纷纷跟随,不论长幼尊卑,一起前往院首地方。仿佛一瞬间,刚才还接踵摩肩的柯亭立刻放空,成了冷清地方。
面对这种情况,编修方清之皱了皱眉头。犹疑了几下。他想起了儿子对他的叮嘱:“在翰林院里,无论见到谁都可以谦卑一点,但见到谢迁,一定要拿出分庭抗礼的气势!一定不能自居下风!他虽然现在混得好,但他曾经见死不救、有失道义,在我家面前永远是理亏的!
人都是善忘的,尊贵的人做过的错事更容易被世人忘记!只有父亲你不断在他面前摆出另类高傲的样子,别人才会不断记起他理亏的那件事!若父亲你自己的态度先放低了,别人更不会帮你较真!”
但自己若不同于众人。会不会显得太特立独行、太突兀、太失礼?方清之为难的想道,忽然眼角余光瞥见身边还有别人,仔细去看是李东阳,便松了口气。
有李东阳这比谢迁更“老”的前辈都没动。他方清之跟着更老的前辈不动也没什么......
悲催的李东阳,年纪与方清之、谢迁其实是差不多的,但却是名符其实的“老”前辈。
此时李东阳心里五味杂陈。见到后辈人物谢迁的排场,怎能不让他感由心生唏嘘不已?
他从今上登基那年就进了翰林院。至今已经过去十七年,但还只是个六品侍讲。关键是仍然拘于翰林院小天地内,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渠道——词林官中,从来不看品级,关键是看有没有上升渠道,大学士名义上也才正五品而已......
再看看谢迁,比他李东阳入翰林晚十年,虽然说谢迁状元高,但这升迁之快速实在是他李东阳望尘莫及的,人生际遇差距实在太大。
这日又有十来个翰林弄了一包御赐茶叶,齐聚在柯亭中消遣。众君子的名衔从编修到学士不一而足,但依着词林中不论官衔只论前后的特殊学术风气,统称为翰林罢。
侍讲李东阳和编修方清之也在其中,其实方清之手头有点其他事情,没想来参与这次雅趣,但是他有话要与李东阳前辈说,便只好跟着过来了。关于自家儿子的婚事,无论如何也要给李东阳一个交待,这是最基本的礼节。
方清之坐在李东阳身边,几次欲言又止,不过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李东阳此人虽然仕途不大得志,但却是有名的之士,诗词作文出类拔萃,在这种雅集场合里很容易就成为话题中心,方清之想找与他单独谈话的时机不容易。
忽然间,远处有人呼了一声:“谢于乔来了!”便使得柯亭众人停了谈话,不约而同的转头望去。
谢于乔就是正五品詹事府左庶子、东宫讲官谢迁了,此人乃是成化十一年的状元,又深得礼部左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徐溥赏识,短短六年间,便从翰林院修撰升到了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还跳出了翰林院小天地,成为东宫讲官之一。
再加上本身年纪才三十四岁,谢大人堪称前途无量,是翰林坊局这个词臣圈子的著名政治明星。几乎将来注定要入内阁的。
目前在这个年龄段上,能与谢大人拼风头的只有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程敏政了。但仍比谢大人差了一筹。不过知道另一时空未来历史的方应物总觉得程敏政此人太喜感......
谢迁这样的人出现,当然引得柯亭众人关注。翰林虽然是清流里的清流,但清流不等于是不食人间烟火。
不知道是谁带了头,起身大步前往院首处,做出迎接姿态。于是便引得柯亭里众人纷纷跟随,不论长幼尊卑,一起前往院首地方。仿佛一瞬间,刚才还接踵摩肩的柯亭立刻放空,成了冷清地方。
面对这种情况,编修方清之皱了皱眉头。犹疑了几下。他想起了儿子对他的叮嘱:“在翰林院里,无论见到谁都可以谦卑一点,但见到谢迁,一定要拿出分庭抗礼的气势!一定不能自居下风!他虽然现在混得好,但他曾经见死不救、有失道义,在我家面前永远是理亏的!
人都是善忘的,尊贵的人做过的错事更容易被世人忘记!只有父亲你不断在他面前摆出另类高傲的样子,别人才会不断记起他理亏的那件事!若父亲你自己的态度先放低了,别人更不会帮你较真!”
但自己若不同于众人。会不会显得太特立独行、太突兀、太失礼?方清之为难的想道,忽然眼角余光瞥见身边还有别人,仔细去看是李东阳,便松了口气。
有李东阳这比谢迁更“老”的前辈都没动。他方清之跟着更老的前辈不动也没什么......
悲催的李东阳,年纪与方清之、谢迁其实是差不多的,但却是名符其实的“老”前辈。
此时李东阳心里五味杂陈。见到后辈人物谢迁的排场,怎能不让他感由心生唏嘘不已?
他从今上登基那年就进了翰林院。至今已经过去十七年,但还只是个六品侍讲。关键是仍然拘于翰林院小天地内,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渠道——词林官中,从来不看品级,关键是看有没有上升渠道,大学士名义上也才正五品而已......
再看看谢迁,比他李东阳入翰林晚十年,虽然说谢迁状元高,但这升迁之快速实在是他李东阳望尘莫及的,人生际遇差距实在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