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不起眼,旁人错身而过,也只一眼掠去并不出奇。

    前面不远处就有一家药铺,李寻走进去,掌柜正忙着抓药,小二招呼其他客人。

    李寻站在一边细心观察,一边听药价,买了一些常用药备着,以免路上有个头疼脑热无处求医问药。

    借买药之际,李寻打问最便宜的参价几何?

    “最便宜的不论年限,参须买点回去也能用,贵的千八百两都有,论年限品相,按单只售卖不截短。”

    李吉找街面上面善的人,打听城中最大的医馆、药铺怎么走?

    地方在城东头,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李家人一商量,溜溜达达走着去,全当开阔眼界,一路看一路听,不知不觉找到了地方。

    “掌柜的,你这儿可有五十年份的野山参?”

    李家人刚进店内,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定睛看去,是老者身边的随从。

    有病买药再正常不过,重点放在五十年份的山参上,李寻上前几步听价。

    掌柜道:“有四十年的,五十年份城中少有。”

    谢宁丧着脸匆忙离开,多找几家药铺碰碰运气。

    有人问掌柜:“四十年份的多少?”

    “五百两不二价。”问归问买的人少,好容易寻来这一枝,掌柜镇店用。

    李寻买了一些山楂蜜丸,给九儿消食用。

    城中物价比县里高,珍娘舍不得给九儿买肉吃,只买了烧饼和十个茶叶蛋。

    “回去。”天太热了,浑身是汗,有股子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