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难听点,朱由检现在的生活水准,连同时代的《金瓶梅》主角西门大官人都比不上。
没有钱,当然就没有能力像满洲老寡妇那样“量中华之国力,皆与国之欢心。”
与建奴流贼议和是朱由检在早朝上单独提出的,没有与任何大臣商议,这一次,崇祯皇帝没有怂,没有逃避责任,他不再找任何人背锅,而是选择独自承担一切后果。
两年前的陈新甲事件令崇祯皇帝痛定思痛,作为天子,必要的担当还是有有的,只让臣下背锅,到头来真的就成了孤家寡人。
出乎意料,听到皇帝陛下提出议和建议后,早朝的文武大臣们反对者寥寥。
六部堂官皆是大明官僚体系中的精英,不乏有识之士,这些官僚精英们对大明时局看的比皇帝还要通透,各人早对内外两线作战的策略颇为不满,尤其是对关外建奴的战争,损兵折将,得不偿失,是一个不断吞噬大明人力物力资源的无底洞。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不做改变,长此以往,大明势必将亡。然而碍于所谓不和亲不纳贡的政治正确,尤其是鉴于陈新甲被崇祯坑死的教训,各人一直三缄其口保持沉默。
不过现在既然皇帝都已经表态,他们也就没有什么疑虑,在张国维的带头下,群臣纷纷附议。
早朝之上,群臣开始在各部堂厅上有模有样的商议与满清,大顺和谈的细节。
礼部的侍郎们甚至为满清大顺使者和谈时,应该从九门中哪一个门进入紫禁城而争论不休。
当然,便是在这种时候,还是能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不久,便有言官上书弹劾议和大计,指名道姓攻击张国维,倪元璐等大臣是祸国殃民,背离太祖遗训,应当严厉查办。
崇祯皇帝接到这些弹劾奏章,将它们丢在一旁,置之不理。
大明这些言官堪称奇葩,为了各人名利,常常不分青红皂白,逮住人就咬。
当然,是狗就有主人,言官们的主人就是权势。换句话说,遇上掌握实权的人物,这些疯狗立即会摇尾乞怜,温顺乖巧,显示出一副人畜无害模样。
不必往远了说,就说前些时日,当陈演李国祯等奸臣僭越礼法试图谋害皇帝时,这些平日里战斗力爆表的疯狗们却难得保持静默,屁也不放一个。
言官们心知肚明,朱由检不会杀他们。
在明代,一个皇帝杀死言官,除了给这位皇帝留下暴君的恶名外,还会成被杀者因谏而死的美名。
没有钱,当然就没有能力像满洲老寡妇那样“量中华之国力,皆与国之欢心。”
与建奴流贼议和是朱由检在早朝上单独提出的,没有与任何大臣商议,这一次,崇祯皇帝没有怂,没有逃避责任,他不再找任何人背锅,而是选择独自承担一切后果。
两年前的陈新甲事件令崇祯皇帝痛定思痛,作为天子,必要的担当还是有有的,只让臣下背锅,到头来真的就成了孤家寡人。
出乎意料,听到皇帝陛下提出议和建议后,早朝的文武大臣们反对者寥寥。
六部堂官皆是大明官僚体系中的精英,不乏有识之士,这些官僚精英们对大明时局看的比皇帝还要通透,各人早对内外两线作战的策略颇为不满,尤其是对关外建奴的战争,损兵折将,得不偿失,是一个不断吞噬大明人力物力资源的无底洞。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不做改变,长此以往,大明势必将亡。然而碍于所谓不和亲不纳贡的政治正确,尤其是鉴于陈新甲被崇祯坑死的教训,各人一直三缄其口保持沉默。
不过现在既然皇帝都已经表态,他们也就没有什么疑虑,在张国维的带头下,群臣纷纷附议。
早朝之上,群臣开始在各部堂厅上有模有样的商议与满清,大顺和谈的细节。
礼部的侍郎们甚至为满清大顺使者和谈时,应该从九门中哪一个门进入紫禁城而争论不休。
当然,便是在这种时候,还是能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不久,便有言官上书弹劾议和大计,指名道姓攻击张国维,倪元璐等大臣是祸国殃民,背离太祖遗训,应当严厉查办。
崇祯皇帝接到这些弹劾奏章,将它们丢在一旁,置之不理。
大明这些言官堪称奇葩,为了各人名利,常常不分青红皂白,逮住人就咬。
当然,是狗就有主人,言官们的主人就是权势。换句话说,遇上掌握实权的人物,这些疯狗立即会摇尾乞怜,温顺乖巧,显示出一副人畜无害模样。
不必往远了说,就说前些时日,当陈演李国祯等奸臣僭越礼法试图谋害皇帝时,这些平日里战斗力爆表的疯狗们却难得保持静默,屁也不放一个。
言官们心知肚明,朱由检不会杀他们。
在明代,一个皇帝杀死言官,除了给这位皇帝留下暴君的恶名外,还会成被杀者因谏而死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