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旗在昌平惨胜,对清军处境并没有任何改观。八旗战甲屯兵于坚城之下,面对易守难攻的北京城,身后是虎视眈眈的山西顺军。

    用进退两难来形容多尔衮现在的处境可能都是溢美之词。

    在他们身后,在山西大同,李自成麾下六万多顺军精锐正虎视眈眈,只等建奴实力受损,便会冲上来趁火打劫。

    建奴安插在京师的细作,连同晋商,早在崇祯十七年三月便被南北镇抚司锦衣卫番子们一网打尽。

    上百号人一个不留,部被送进北镇抚司地下实验室,为大明病毒事业贡献他们的力量。

    失去与京师细作联系,建奴对崇祯皇帝实力估摸不清,如果在半年前,建奴上下,没有人会把明军放在眼里,无论是攻城还是野战,他们遭遇的明军无不溃败。

    然而最近半月的经历,让清军对明军的观感已经由不屑转变为畏惧。

    从张家口入关,一路东行,多尔衮面对的明军越来越强大,八旗战甲遭遇的战斗也越来越惨烈,尤其在昌平。

    镶黄旗主力伤亡惨重,由汉人包衣,鲜朝鲜王军以及建奴战甲组成的将近万人军队,昼夜不停围攻秦王朱常渭镇守的堡垒,在己方付出五千多人的惨重代价后,才将该部明军部歼灭。等他们登上城头,清理战场时才发现,镇守堡垒的明军总数不过五百人。

    也就是说,明军五百人击溃了己方万人大军。

    对多尔衮来说,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和谈,几乎无路可走。

    所以他才派出佟养颜等人来到京城,希望能用和谈体面结束这样注定失败的战争。

    当然,忠亲王多尔衮并非厌恶战争热衷和平,也不是良心发现,觉得亏欠大明。

    和他的对手朱由检一样,忠亲王也向对方提出了议和的要求,虽然这要求已经无法到达崇祯皇帝本人面前。

    清国提出的议和条件非常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三点。

    首先,明国每年须向大清缴纳二十万两白银,十万石粮食,十万布匹丝绸。

    其次,割让辽东给清国。

    再次,明清互为兄弟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