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只野兔和一只麂子要卖,新鲜的不能摆,就熏了一夜。”舍不得孩子逮不着狼,小翠豁出去了把带的东西拿给他们看。

    “我们都要了,妹子,多少钱?”中年男子一眼就看出是麂子肉,直接要包圆。

    “我也要,李科长,给我留点啊!”大婶急了,现在野味多稀罕啊,比猪肉难弄得多。

    李科长其实是买来招待外地业务人员的,外地那些人到了山区就想吃点野味,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山区野味也难寻。最后李科长买了三腿麂子肉和一个野兔子,大婶买了一腿麂子肉心满意足的走了。两样野味小翠一共卖得了二十五块钱。至于那几个布口袋的干蕨菜和干笋子,小翠才卖一块钱一袋,样子漂亮价格便宜,李科长认为送给外地的业务人员当土特产带回去刚好,花了八块钱一下全买了。

    “妹子,下回有野味直接到厂里后勤科来找我啊,新鲜的更好,我姓李。”李科长也不知道小翠下回还有没有野味卖,只不过现在野味难买,就想着先放条线。

    “好的,李科长,有我就先拿来找你!”小翠开心的应道,以后都不用担惊受怕的卖东西了,说真的,小翠觉得她背后都冒汗了,幸好这年头还没有人会“钓鱼”。

    小翠拿着钱,到县城供销社问了问棉花,结果也是没货,但有个售货员说下个月可能会有,小翠想下个月再来碰运气。看到柜台里面有棉线手套卖,小翠买了两双,屋里那双已经磨起洞了。

    供销社对面就是副食品店,小翠手上没有肉票了,就试着问卖肉的师傅,“师傅,有什么肉不要票的啊?”

    师傅看见是个大眼睛的小妹子问话,可能觉得她不会是家庭主妇,半天才搭理她,“杂碎和猪脚今天不要票!”

    小翠高兴的连价都忘记问了,直接买了一只猪脚,花了三块多钱。师傅把刮干净的筒子骨分了小翠一根,“妹子,要不要猪心肺啊,只要五角钱,拿回去洗干净炒好炖了,也可以顶个菜!”

    怎么比兴隆镇的供销社还贵?

    “五角钱买一笼猪心肺再送一副猪大肠吧!”小翠试着还价。

    卖肉的师傅看到还剩下两副猪心肺,点点头,“好吧,你们赚钱也不容易。”

    “那谢谢师傅了!”小翠把战利品放进背篓里面,兴冲冲的找班车回到了兴隆镇,在镇医院找了个老中医把了脉,老中医也说注意营养,再吃两副药调理一下就行。

    药房的何师傅见小翠来抓药,担心她回家没有东西熬药,特地把他家里的小炭炉和熬药罐子送给小翠熬药,又专门告诉小翠喝中药必须要忌口,本地人爱吃辛辣食物,喝中药可不能吃辛辣的食物。

    兴隆镇到方家村是没有车的,小翠第一次一个人步行回去,而且今天不逢场,路上行走的人很少,走好远的山路小翠才能看到一个人。她捡了一块石头拿到手上,大步朝方家村的方向走去。

    很多年后小翠(家馨)回忆起这件事,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走到半路上时,突然想起自己的父母,忍不住嚎啕大哭。然后边哭边走,发泄完情绪后擦干眼泪暗暗的鼓励自己,家馨,你要勇敢,你要坚强,现在你是一个人行走在这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