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毓敃闻言,赶紧放下奏章,说道:“贝王皇弟来了,快快平身,不要多礼。来人呐,给贝亲王看座,上明前茶。朕记得你还吃这个。”

    寺潭叶客气了一番,就坐下来了。太监上了一杯香茶,果然是好茶。只是如今深冬,离清明还有好几个月,鲜茶叶就没有了,这乃是去年进的。

    君臣二人相互说了一些客套话,无非是过问身体,学问等事务。寺潭叶不可能一来就抛出这个重磅炸弹,寺毓敃也知道寺潭叶平日颇为慵懒,他是有事都不一定登三宝殿的,此次前来定有蹊跷。

    吃了一盏茶,寺潭叶看差不多是时候了。便看看周围在协助办公的史官、翰林等人,这群人是天子近臣,用来辅佐文案工作和记录历史。

    寺毓敃一看寺潭叶这样子,不会真有什么隐秘的事情吧。思索片刻,还是说道:“霍翰林,尔等一早便来,忠勤王事,辛苦了,快去吃着茶食吧。”

    能在皇帝身边当差的人都不是傻子,都知道有些事情自己不能够知道。于是几个人就退下了,趁机休息一下也好。

    这些人走了之后,宫女们也退下了。房间里只剩下两个总管太监在一边服侍二人。

    寺潭叶于是说道:“哦,对了,臣闻听最近可是南朝的使臣前来议和?”

    寺毓敃一听就纳闷,这个堂弟对于朝政从来都是当新闻看的,也没见他关注过什么。今天特别打听此事,莫不是想像他老子一样领兵打仗了?

    “是啊,南朝派了礼部侍郎李永新为主使,委派了檀州提督杨精为副使,前来出使我朝。就是打算议和、通商。”寺毓敃介绍了一下大概情况。

    寺潭叶听了,点点头,他不关心这个。又问道:“那咱们朝廷怎么个说法?不会拖延此事许久吧?”

    寺毓敃十分好奇寺潭叶对于此事的关心,在他看来,这个堂弟除了做生意之外,从来不在意南朝的事情。

    “朝廷基本同意了南朝的议和建议,准备通商。只是其中细节问题由于两个南朝使臣级别太低或者不懂得内中事务,尚未谈拢,明日廷议还要再论此事。”寺毓敃说完,顿了顿,继续说道:

    “你若是担心你生意上的事,大可不必。往后虽然放开了,但是也是可以正大光明了,做的也大了不是?”

    寺潭叶一看皇帝这是误会了他,只好说道:“臣并不担心此事,有得钱赚,略尽缓解钱粮压力就行了。”

    寺毓敃点点头,他觉得贝王叔有点坑儿子。贝王府的军费支出有些大,偏偏此时还要建设王府,又不敢动用府里的根基底子。搞得堂弟寺潭叶有钱不能花,连他都觉得堂弟有些不幸。

    “皇弟前来可有甚么为难的事情?”寺毓敃直接问道。他刚登基,事情太多,没空闲聊。

    “哦,是这样,臣闲谈时听宗正寺卿西平郡王伯伯说,朝廷似乎有意派遣使臣随南朝使节回访?”寺潭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