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你老人家就别和我开玩笑了。”曾凌风不好意思的说道。

    “怎么,当初有对着一帮老院士们指点江山的勇气,现在面对我这个老家伙,你难道犯憷了?要真是那样的话,我这个小字辈的面子也太大了吧?”王院士仍是一副笑脸的说着。

    相对当时曾凌风遇到的那一批院士来说,王院士的确辈了。要知道,那些院士基本上都是六七十年代被评为院士的,甚至有一部分根本上就是中国第一批院士。

    “这个,王老啊,你是怎么认出小子的呢?中国那么多的人,同名同姓的人不在少数,我们姓曾的也是一个大姓,你老人家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就认出我的吧?”曾凌风有些疑惑的问道。

    “也没什么,作为我们同一期被评为工程院院士的,那唯一一个未出席的小家伙自然是让所有人瞩目的,更别说那位还是钱老都要尊称一声‘老师’的大人物了。恰好我见过所有的第一批院士的照片,那唯一的一个年轻人在一大群老家伙里面自然是让我一下子就记住了。现在的你虽然已经改变了许多,但是一些大致的轮廓还是在的。再加上你的名字,以及你来自丹兴这样的资料,我知道也不足为怪吧?”王院士说道。

    当成工程院成立,评选第一批院士的时候,曾凌风虽然没有回国,但是他毕竟还是留了照片在国内的。其实,这照片就是他当成被授予科学院院士的照片,那已经不能说是年轻人了,根本上就是一个小孩子。这样特殊的存在,想要别人不记住都难。

    “小曾,我很好奇,你为什么会出现在清华大学?以你在学术上的造诣,想必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了吧?我听说你的集团正在进行一个非常伟大的计划,这个时候,你应该是在关注那件事情的啊?”王院士问曾凌风道。

    对于王院士知道“燧人氏计划”的事情,曾凌风并不意外。作为中国载人航天总工程师的王老,在“燧人氏计划”才启动的时候,想必他就已经得知这个消息了。毕竟,当可控核聚变实现的那一天肯定会带来载人航天事业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想要真正的走向宇宙,可控核聚变是一个极好的途径。

    “呵呵,王老,要说在学术上的造诣,和你们这些老人来说,我还真的是一个小字辈呢。我不过是运气好,偶然得到了一些东西。要是不来进行一下充电,等到那些东西用完的时候,我就一无是处了。而那个计划,有我没我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曾凌风笑道。

    的确,当他将这些年里面整理出来的那些资料提供给“燧人氏计划”项目组之后,他这个人参与不参与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以那些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了数十年的老专家们的眼光,当曾凌风为他们打开一扇门之后,要发掘门后的那个世界,他们绝对比曾凌风做的好多了。

    这样也说得过去,王院士勉强的接受了曾凌风的解释。

    “不过,小曾,你来清华也应该去核物理系那边吧?怎么又想起跑到我这边来了?”王院士又抛出了另一个疑问。

    曾凌风想了想,还是决定据实以告。他今后是希望在载人航天方面发展的,作为这方面的首屈一指的人物,曾凌风要是能够成为他的弟子,想必能够学到非常多的东西。

    “王老,不瞒你说,当可控核聚变实现之后,继续深挖它的一些东西,别人会比我做的更好……”曾凌风说道。

    不过,曾凌风才说了这么一句,他就被老人家打断了。“停小曾,你说什么?当可控核聚变实现之后?你就这么肯定你的那个计划能够实现?人类真的能很快掌握可控核聚变?”王院士问道。

    “嗯,王老,我也不欺骗你,我有把握,我的那个计划将会在十年之内取得成功,甚至是将其运用到生活中。”曾凌风据实以告。可控核聚变实现之后,用于载人航天是必然的,这也是曾凌风之所以急于要搞这个计划的原因。只有当中国抢占了走向宇宙这一制高点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在地球上,美国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极致,中国想要赶上甚至超过,短时间内没有太大的可能。而人类未来必定是要走向广袤的宇宙的,要是中国能够将可控核聚变很快的运用到这个事业上,必定能够使得中国在这一方面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

    而作为中国载人航天的总工程师,王院士在这方面能够起到的作用是难以想象的。曾凌风告诉他这个消息,就是希望他能够在随后的载人航天工程的研究上能够考虑到可控核聚变的应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