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枚写着“乌桓单于章”的金印,实际上是暗示人家乌桓人是汉家的臣子,而不是平等的草原单于。
如果这枚金印真的是京都的天子赐予颁发的话,那叫乌桓单于章一点问题也没有,因为就凭你乌桓人也配和汉家平起平坐?
但问题不是呀。
如韩忠就知道,这金印就是他主公公孙度私刻的,像这样的金印,他还刻了好几个,有给高句丽的,有给肃慎人的,还有给扶余人的。
那些草原酋种不识这些金印,只当是汉家天子真的注意到了他们的忠心,所以赐予的金印。
但没想到在乌桓人这边却漏了馅。
最后事到临头,韩忠只能支支吾吾道:
“单于,乌桓人虽然为北疆一柱,即便为乌桓单于,但也不过是汉家一臣子。不知单于以为呢。”
榻顿没说话,就这么死死的盯着韩忠看。
只把韩忠看得汗流浃背的时候,榻顿突然豪迈大笑,他对一边的汉女下令:
“贵客说得对,我即便是乌桓人的王,但也是汉家的臣子,咱们都是一家人。来,满酒。”
如榻顿这样的乌桓人上层几乎都会说汉话,所以当他下了命令后,那些个孱弱的汉女瑟瑟的给各位乌桓大人倒酒。
而这些汉女无不例外皆是这几年被劫掠来的。
可以说,中原王朝的每一次衰落都是这些周边酋王的狂欢,他们就像群狼一样,肆无忌惮的吞噬着这个巨人的血肉。
而韩忠见将这事糊弄过去后,也哈哈大笑,他倒是对边上的汉女毫无悲悯心,虽然他们同是汉人,但说个难听的,韩忠这些人和榻顿的关系反倒比这些底层汉人要更深呢。
榻顿边上的关靖见榻顿揭过了这事,也不再多说,只是附和着抿着酒水,心里想的更多了。
他一见这金印就知道是违制,必然不是真印,显然就是辽东那帮人私自刻的。
他没想到公孙度这帮人胆子会这么大,如此重器也敢私相授受。
如果这枚金印真的是京都的天子赐予颁发的话,那叫乌桓单于章一点问题也没有,因为就凭你乌桓人也配和汉家平起平坐?
但问题不是呀。
如韩忠就知道,这金印就是他主公公孙度私刻的,像这样的金印,他还刻了好几个,有给高句丽的,有给肃慎人的,还有给扶余人的。
那些草原酋种不识这些金印,只当是汉家天子真的注意到了他们的忠心,所以赐予的金印。
但没想到在乌桓人这边却漏了馅。
最后事到临头,韩忠只能支支吾吾道:
“单于,乌桓人虽然为北疆一柱,即便为乌桓单于,但也不过是汉家一臣子。不知单于以为呢。”
榻顿没说话,就这么死死的盯着韩忠看。
只把韩忠看得汗流浃背的时候,榻顿突然豪迈大笑,他对一边的汉女下令:
“贵客说得对,我即便是乌桓人的王,但也是汉家的臣子,咱们都是一家人。来,满酒。”
如榻顿这样的乌桓人上层几乎都会说汉话,所以当他下了命令后,那些个孱弱的汉女瑟瑟的给各位乌桓大人倒酒。
而这些汉女无不例外皆是这几年被劫掠来的。
可以说,中原王朝的每一次衰落都是这些周边酋王的狂欢,他们就像群狼一样,肆无忌惮的吞噬着这个巨人的血肉。
而韩忠见将这事糊弄过去后,也哈哈大笑,他倒是对边上的汉女毫无悲悯心,虽然他们同是汉人,但说个难听的,韩忠这些人和榻顿的关系反倒比这些底层汉人要更深呢。
榻顿边上的关靖见榻顿揭过了这事,也不再多说,只是附和着抿着酒水,心里想的更多了。
他一见这金印就知道是违制,必然不是真印,显然就是辽东那帮人私自刻的。
他没想到公孙度这帮人胆子会这么大,如此重器也敢私相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