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的巷子,两旁的房屋斑驳破旧,但一层层的竹竿、顶棚却使得这里雨水小了很多。

    刘清云慢慢的从巷口走进来,脸上光线分明。鼻子以下,看得清楚,双眼则似乎藏在阴影中。手中撑着一把黑伞,脚踩在一处处水洼上,溅起水花。

    “嘎吱——”

    随着越来越近,光线也越来越明朗,能看出他板着脸。

    浓眉轻皱,眼白盯着斜下方。落魄而又心事重重。

    在他面前,黄月泰一直挎着斯坦尼康进行拍摄。因为巷子里杂物乱堆,助理无法上手帮忙。只能靠他一个人来托着斯坦尼康和机器。满脸汗水。

    巷子里道路不平,四处水坑,再加上乱堆乱放杂乱无章,根本没法铺设滑轨,只能选择手提拍摄。这就真的很考验摄影师的基本功了。很多摄影师一辈子都没学好手提拍摄。

    手提拍摄,摄像师不能无氧拍摄,因为坚持不了几多时间。呼吸的节奏与手提的幅度要掐的很精准才行。

    黄月泰早年被称为“铁手”。在没有斯坦尼康的年代,全凭一双手,更了不得!

    全港真的敢说在技术上超过黄月泰的摄影师,恐怕一个都没有。未来也就屈指可数的几位能够相提并论。

    “厉害——”

    罗礼苋与黎叔凑过来暗暗竖起大拇指。电影行的专业人士,最佩服的就是有真本事的行家。胶片电影最注重基本功。

    一年一个导演,五年一个摄影。

    一个摄影师从学徒到真正的摄影指导,最少需要五年的时光来打磨。

    刘玮镪算是这一行既有天赋又有名师的典范。从刘家莨导演的《十八般武器》的小工到《雨夜屠夫》的摄影指导用了多长时间?

    他熬了五年半。

    想到这,吴孝祖瞥了眼身旁年轻精壮的罗礼贤,微微一笑。

    为了心中某种“养成”的陋习,他安排给了罗礼苋一个导演助理的头衔。让其跟在黎叔身后学习。